山东昌乐县:打造“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精准扶贫新模式_邯郸市农民合作社网

当前位置:主页 > 他山之石 >

山东昌乐县:打造“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精准扶贫新模式

时间:2019-05-22 | 栏目:他山之石 | 点击:

        昌乐县营丘镇在精准扶贫工作开展过程中,立足自身农业大镇的实际,以发展专业合作社为切入点,以党支部为核心,逐步探索出了一条“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的精准扶贫新模式。

  沙罗坊村是营丘镇的一处省定贫困村,村里共有贫困户11户28人,该村的水土条件不错,但祖祖辈辈没有种菜的习惯,粮食作物收益偏低,村民收入增长困难。县委组织部派驻的“第一书记”高振华到任后,通过入户走访和多方考察决定在村里流转出土地成立专业合作社,通过以“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这种模式实现贫困户脱贫,村民致富。

  “第一书记”高振华说:“前期,通过镇党委组织去安丘市获路山前村、水润道村、五图庵上湖村等地进行现场考察学习,看到他们在精准扶贫、产业开发等方面的好经验、好做法,我深受启发,所以回来以后,就与村两委干部协商,决定通过利用扶贫资金和自筹资金的方式在村内流转出土地建立专业合作社,前期先规划建成了8个高标准蔬菜大棚,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扩大合作社的规模,让更多的村民受益。”

  专业合作社的建设不仅解决目前困难群众的资金难问题,更为贫困户带去了一项持久的产业,也为这个贫困的小村庄带来了新希望。“村内建成的这个合作社大棚,优先转租给我们村内贫困户种植,同时合作社在购苗、种植、管理、上市等方面提供支持,降低了我们种植的风险,我相信以后的日子会越来越好的。”谈起对未来的憧憬,沙罗坊村村民唐炳智满怀信心。

  “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这种扶贫模式,党支部起到了核心作用。在土地流转方面,合作社建设需要大量的土地,靠个人的力量协调土地难以实现,而党支部作为村级集体,不仅可以实现户与户之间的土地协调,还可以实现机动地与自留地的交换。在资金筹集方面,大棚的建设成本偏高,党支部一方面可以合理利用扶贫资金,另一方面通过众筹,协调农行、信用社、邮政储蓄等银行及相关部门,以集体作担保获得启动资金。在保障体系方面,党支部可以在逐步完善水电、路渠等硬件设施的同时,为种植户提供从种到收的“保姆式”技术保障服务,园区种植户统一购苗、统一种植、统一管理、统一上市,消除单户种植的种植风险。在市场开拓方面,整个园区以党支部为引领,作为整体形成规模,蔬菜作物统一上市、统一销售,能够解决销售难的问题,保障种植户收益。

  合作社建立同时也壮大了村集体经济,解决了村集体无钱办事的难题。“第一书记”高振华给我们打了这么一个算盘:“一个大棚的租金为1.5万元/年,8个蔬菜大棚便可以为村集体带来12万元的年收入。村内有了这部分钱,可以建设更多的惠民工程。再一个就是解决了贫困户脱贫的问题,对于村内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优先转租给他们种植管理,帮助他们实现脱贫;对于年老残疾尚有劳动能力的,让其参与园区后勤保障、保洁等力所能及的劳动,年收入可达5000以上,实现脱贫;对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户,村集体获得收入后担负起托底责任,从养老、医疗等各方面提供经济保障。再一个就是解决老百姓致富问题。园区蔬菜大棚租金为1.5万元/年,种植西红柿每年可收入10万元,去除成本后可实现纯收入6-7万元,高于一般外出打工收入,同时从种植技术到上市销售都实现了党支部和合作社统一管理,风险小,收益高。”

  沙罗坊村发展“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这种扶贫新模式只是营丘镇精准扶贫工作中的一个缩影,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营丘镇紧紧围绕扶贫对象精准、扶贫项目精准、扶贫资金使用精准、扶贫措施精准、驻村帮扶精准、脱贫成效精准“6大精准”,一项项扶贫措施成效显著,全镇920户1502人全部脱贫,4个省定贫困村全部摘帽正在稳步实现。

                                                                                                                                                                                   潍坊齐鲁网(昌乐台 何宝龙 黄伟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