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9-14 | 栏目:他山之石 | 点击:次
来源:农民日报客户端编辑:李忆宁
近年来,山东省费县积极探索农村产业经营主体合作发展模式,为农户提供技术支撑,为农产品找市场,为劳动力找依托,为就业搭平台,逐步探索以产业发展为基础、以创新融合为动力、以共同富裕为目标的合作社高质量发展新路径。截至目前,全县共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2216家、家庭农场1642家,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634家,优质农产品基地88家,“三品一标”农产品134个。
探索经营融合路径,构建利益共享模式。坚持因地制宜,充分考虑村居产业基础、要素禀赋配置、市场主体意愿等因素,创新经营模式和融合方式,拓展合作新领域。优化“农业社会服务公司”模式。充分发挥“雁阵”聚合效应,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推动国有企业与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合作社与农户分别签订协议。推广“五良种植法”,探索果蔬产品分级、包装、加工、保鲜、智慧交易、冷链运输等产供销一体化的全产业链服务模式,促进合作经营融合发展。例如,金阳西红柿合作社年托管服务面积6万亩,年产值3000余万元,辐射带动胡阳镇30多个温室西红柿种植专业村,种植面积达2.7万亩。开启“社企合一”模式。按照“产业共融、联合发展”的模式,实践“社企合一”融合发展模式,牵头成立跨村跨镇联合社,带动拓展业务范围,创新利益联结新机制,实行“保底收益+绩效分成”,为合作社发展增添了强劲动力。例如,上冶镇化海肉鸡养殖专业合作社带领农户从一家肉鸡养殖、饲料加工的小作坊,在上冶镇、胡阳镇、东蒙镇、薛庄镇等多地布局,已发展成集肉鸡养殖、饲料生产、屠宰分割、生物有机肥生产为一体的全产业链发展企业,形成“种、养、加”全链式农牧发展新模式,推进“社企合一”联合发展。实践“场社联建”模式。建立农场统一管理、合作社具体实施、农户生产种植的责任机制,采取“家庭农场+领办合作社”模式,农场免费为合作社和农户提供专家服务、技术培训和商标使用权,合作社和农户通过获得免费培训间接降低成本,通过农场商标的溢价效应获取更高收益。例如,临沂微一果蔬种植家庭农场与费县4个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 成立 临沂市草莓产业联盟,实行“五统一”管理,叫响“食安九州”品牌,推动村集体年增收30万元、合作社社员年增收2万元。
探索联合发展渠道,打造特色产业品牌。聚焦产业链前拓后延,坚持“一个合作社带动一个产业”,以县带镇、以镇带村、多轴联动。通过“一镇一品”培育知名品牌。夯实产业发展基础。开展精深加工招商引资突破行动,推动原乡农发集团等项目建设。建立合作社建设提升辅导员制度,在县乡两级选拔聘用59名辅导员,指导各类合作社健全组织机构,规范利益联结,精准对接合作社运营和发展需求,支持符合条件的合作社实施农业产业化、高标准农田、测土配方施肥、统防统治、小型农田水利建设、规范化养殖等项目,以合作社为主体,先后争取全省粮油绿色高质高效行动示范县等项目资金2500多万元,推广有机肥替代、良种良法配套、花生单粒精播等技术20多项。力促产业联合联动。通过整合土地、资金、人才等资源,引导种植类、农机服务类、畜禽养殖类合作社跨产业、跨乡镇设立产业联合社,有力推动农民合作社由松散联合向专业联动,累计向合作社发放贷款432笔、7982万元,重点对全县山楂、西红柿、板栗等产品进行加工包装、品牌营销力促发展壮大。充分利用东蒙镇种植蔬菜、胡阳镇种植西红柿、新庄镇种植蜜薯等地区种养殖传统,引导同行业、同类型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劳动、技术、产品、资本等方面开展联合。推动农旅融合发展。依托现有“沂蒙云瀑洞天”县域生态旅游资源,探索闲置宅基地盘活流转方式,农户将闲置的宅基地统一入社管理,合作社通过出租、入股等方式实现流转,进行分类转化合作经营。例如,东蒙镇成立“石上花开”民宿集聚文旅服务公司,将村集体收回转为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的土地建设“青年公寓”“胶囊公寓”形成整体优势,盘活租赁农村闲置宅基地27处,发展乡村旅游服务主体13家,促进农业合作社与乡村生态旅游共同发展。
探索联农带农机制,持续推进共同富裕。积极探索合作社发展过程中共富路径,围绕农村特色种养、设施蔬菜种植区等产业功能区,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经济功能完美结合。实施“递进分成”保底收益。在收益分配上,通过“保底+分红”的方式,合作社与农户分别签订协议,构建“最低产量+超产分成”“保底分红+超额激励”的双协议利益分配机制。对项目制定基础产量,农户获得基础产量份额的30%作为保底收入,实际产量超出基础产量部分进行二次分红。以西红柿大棚为例,农户收入不足基础产量先补足份额,再按30%产量作为保底收入。当实际产量达到预期时,再获得超出部分的50%作为分红,在保障合作社和农户稳定收益的同时,有效激发农民生产经营的积极性。推动“按揭农业”稳保收入。按照“政府引导+国企运营+农户受益”的方式,种植户与国有企业签订合同,推行多种形式的“按揭”模式,合作社为农户提供种苗、农资、技术指导、销售等全流程“保姆式”服务,农户有参与意愿但无资金投入的,可以人工劳务参与合作。例如,临沂农发集团建设1000亩高标准西红柿温室大棚,以“按揭”的方式“租赁”给农户种植,产品销售后扣除成本,协议内的收益采取合作社、农户3:7分成的比例进行分红,超出部分按照合作社、农户1:9的比例进行再分红。实现“变废为宝”增产增收。大力推广农业废弃物生物堆肥发酵还田、饲料化、肥料化利用技术,投资80多万元建成秸秆综合利用肥料化利用处理中心,将蔬菜秸秆同牛粪等一起发酵生产有机肥,年处理量达100吨。将各类废水经过无害化处理直接用于农户蔬菜种植和农田灌溉,年节约农业灌溉用水约5万立方,实现年“节肥30%、增产10%”增收成效,逐步建立“以养肥地、以养促种、种养对接”的绿色低碳种养循环体系。
作者:吴云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