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与规范结合:成都农民合作社调查与思考_邯郸市农民合作社网

当前位置:主页 > 他山之石 >

发展与规范结合:成都农民合作社调查与思考

时间:2015-06-08 | 栏目:他山之石 | 点击:

        近年来, 成都市在统筹城乡改革中大力扶持培育农民合作社,积极探索发展模式,注重示范引导规范,着力破解人地矛盾,农民合作社在提升农民组织化程度,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促进农业转型升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成都农民合作社发展的主要特点

  一是合作社快速发展。截至2014年6月底,全市依法登记并实体运作的合作社达到3673家,比2007年的623家增长近6倍。入社农户59.5万户,农户入社率达到32%。合作社服务能力增强,农户入社积极性大增,如温江区富农合作社2007年成立时成员仅5户,目前已发展到180户;新津县龙马杂交水稻制种合作社2008年成立时成员仅8户,2012年底就增加到500户。目前全市成员在100户以上的合作社有685家,占整个合作社的比例为18.6%。

  二是新型合作社发展较快。农民合作社已突破传统的种养生产销售领域,涌现出一批土地股份合作、信用互助合作、劳务合作、休闲旅游农业和传统民间工艺文化产品开发等多种类型的合作社。全市现有土地股份合作社1023家,信用互助合作社13家。另一方面,合作社正在从单一的生产合作向产加销综合服务发展,全市合作社实行“五统一”服务(统一种养品种、农资采购供应、生产技术标准、病虫害防治、品牌包装销售) 的面占到80%以上。2013年,合作社统一销售农产品95.7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5.36%;统一组织购买农业投入品32.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5.62%。

  三是合作社成为重要主体。合作社在农业各产业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全市种植业类、养殖业类、服务业类合作社分别占合作社总数的59.22%、27.33%和13.45%,其中以粮油、蔬菜、生猪家禽三大主导产业为主的合作社达到1946家,占比52.98%。另一方面,合作社在一些行业、领域起到骨干引领作用。如在全市粮食丰产示范工程、粮经复合高产示范基地建设中,合作社联结带动农户建设粮经复合产业基地350.2万亩,成为全市十个10万亩

  连片基地、六个精品园区和一条产村相融都市现代农业示范带等项目建设的主力,成为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重要主体。崇州市已组建312家土地股份合作社,入社土地面积21.33万余亩,占全市耕地面积44%,成为该市粮食生产的关键力量。蒲江县发展柑橘合作社38家,种植面积15.12万亩,占全县柑橘总面积的70%;年产量19.5万吨,占比75%,为该县柑橘主导产业发展立下汗马功劳。

  四是合作社品牌创建成效明显。全市339家合作社通过了农产品质量认证,239家合作社拥有了注册商标,一些商标,如锦宁韭黄、蒲柑、龙泉水蜜桃、双流草莓等,已成为广大消费者熟悉和喜爱的知名品牌。品牌建设提升了合作社产品的声誉度和影响力,有282家合作社与超市、批发市场、学校等建立了稳定的产销对接,181家合作社在城市社区开设了306个直销门店,183家合作社开展了电子商务销售。

  二、主要创新做法

  成都市在不断完善合作社发展政策和机制的同时,大力发挥合作社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积极探索合作社发展模式,促进粮食和农业稳定发展。

  一是发展土地股份合作社,探索建立粮食生产稳定保障机制。如何稳定发展粮食生产是农业大县面临的一大难题。近年来,崇州市积极探索土地股份合作社,有效解决粮食稳定生产的难题。土地股份合作社将农户土地折股入社,成员在保底分红的基础上, 参与二次分红; 实行“合作社+职业经理人+社会化服务”模式,一人一票,聘请职业经理人管理粮食生产。既保证了粮食生产,又保证农民不失地、不失权、不失利,还有效防止了土地规模经营带来的非粮化、非农化。据对43家土地股份合作社测产分析,合作社水稻产量比普通农户每亩增产146斤,通过订单种植的合作社亩增效30%以上。崇州市还计划拓展土地股份合作社功能,打造集育秧、耕种、烘干、仓储、加工一体的全产业链粮食合作社,2014年拟建12家合作社,已建成6家。每家合作社投资300万元建设烘干仓储中心,市县两级财政补助200万元,合作社自筹100万元,仓储能力2000吨,日烘干粮食200吨,有效解决稻谷烘干、仓储难题。

  二是搭建合作社担保平台,缓解成员贷款难题。通过合作社担保,为成员提供融资担保服务。如郫县君羊花卉合作社整合金融机构、成员花木产品、苗木采购商等资源,搭建起花卉苗木融资担保平台,为成员融资提供担保,成员则以其苗木作为反担保物,抵押给合作社。出现借贷风险时,由合作社组织苗木采购商收购抵押的苗木,帮助成员清偿债务。6 年来, 合作社累计帮助115个成员担保融资464笔,金额达3 . 7 亿元, 其间发生的三起风险,也都由合作社组织销售抵

  押的苗木而化解债务风险。大邑县成立了由林业经济合作组织、林业经营者、中国民生银行、木材加工企业组成的林业商业合作社, 成员7 0 余个。合作社将有贷款需求的成员打包进行‘ 团购’,由合作社进行担保,建立银行注资、协会兜底、政府贴息的发展模式,方便成员贷款。目前已有9个成员通过合作社担保获得了870万元的贷款。

  三是培育农业职业经理人,提高合作社经营管理水平。人才缺乏是合作社发展面临的普遍难题,是合作社做大做强的关键制约因素。2012年成都市出台了《关于加强农业职业经理人队伍建设的试行意见》,加快了农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的步伐,为合作社培养经营管理人才搭建了有效的平台。成都市将农业职业经理人培育与合作社发展结合起来,支持合作社聘请农业职业经理人,鼓励农业职业经理人到合作社工作。合作社聘请职业经理人负责经营管理,签订产量、费用、奖赔协议,并建立灵活的利益 联结机制,职业经理人正在成为合作社发展的中坚力量。崇州市312家土地股份合作社全部聘请了职业经理人,这些职业经理人会经营、善管理,大大提高了合作 社经营管理水平,促进和保障了合作社的快速、健康发展。

  四是推行代记账制,强化合作社财务管理。针对合作社财务管理不规范、缺乏财会人员, 2014年成都在全市试点推行代理会计核算制度,市财政拿出专门资金聘请专业会计,为414家合作社代记账。成都还按照规定将财政补助形成的资产交由合作 社持有与管护,并量化到合作社成员。崇州市已明确将市县两级财政对合作社粮食烘干储藏中心的 200万元补助全部量化到成员,同时试点将合作社生产区域的道路、水利等基础设施交由合作社管护,收益归合作社。

  五是创新发展模式,促进合作社做大做强。成都市大力发挥统筹城乡改革试验区先行先试的优势,积极探索合作社与多种主体结合、与多种利益联结方式并存的共赢 发展模式,既促进合作社快速发展,又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目前全市探索形成了以彭州市三界丰碑蔬菜合作社为代表的“土地股份+资金入股+基地+合作社” 模式、以崇州市杨柳土地股份合作社为代表的“土地股份合作社+职业经理人+社会化服务”模式、以新津县柳江蔬菜专业合作社为代表的“园区(基地)+合作 社+农户(家庭农场)”(大园区小业主)模式、以龙泉驿区十陵禽业合作社为代表的“合作社+专业大户”模式,充分发挥了各类经营主体的作用,激发了各种资 源要素的活力,促进了合作社发展壮大。

  三、对几个问题的认识

  调研中,我们感到,当前如何评价合作社的作用,合作社所处发展阶段,能人办社问题等,还存在不同的认识,政府在合作社发展中的角色定位也要随合作社的发展进行调整与完善。

  (一)合作社具有普遍适应性

  从调研情况看,合作社在农业各产业、各领域都能发挥重要的作用,而且正在成为成都市粮油、畜禽、蔬菜、水果、水产等十大优势产业的重要支撑力量。另一方 面,不论合作社是紧密型还是松散型、是企业领办型还是能人带动型,合作社在技术推广、产品销售、信息咨询、品牌质量等方面都能为成员提供不同程度的服务, 帮助农民解决农业生产经营中遇到的有关困难。如郫县唐昌镇某蔬菜营销合作社,尽管合作社没有实现蔬菜统一销售,合作社成员可以选择将蔬菜交由合作社销售, 也可以自己销售,但合作社统一了技术标准,并在产品品牌、检验检测、搭建销售平台等方面为成员提供了有效的服务,明显提高了蔬菜产量和质量,使入社成员亩 均增收3000元以上。崇州某禽业合作社由饲料销售个体户领办,合作社在饲料供应、产品开发和销售等方面为成员提供了良好服务,也深受农民欢迎,合作社成 员由2009年成立之初的7户增加到现在的110多户。

  从合作社座谈反映的情况看,粮食类合作社由于生产技术相对成熟,便于标准化生产,产品易储藏加工等,容易实现全产业链合作,容易形成紧密型合作社;蔬菜等 鲜活产品类合作社由于产品不易储运,市场变化快,这类合作往往比较松散。但不论哪类合作社,都是引领农民走向市场、发展现代农业的桥梁,好比“万向节”, 下联广大普通农户,实现“抱团取暖”;上联产业化龙头企业,密切与农户利益关系;左联家庭农场和专业大户,提高其经营效益;右联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提升 其服务效率,通过合作社联结,实现各类经营组织共同发展,成为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二)合作社尚处在发展阶段

  在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目前既有经典意义上的传统合作社,也有植根当地农村发展实际的土地股份合作社,还有公司化倾向的合作社等,这些合作社在产权结构、 治理机制、财务管理、分配方式等方面呈现多样化发展,但它们在为农民服务方面都发挥了相应的作用,总体上是得到农民拥护的。如合作社的分配方式差异就很 大,有的倾向于照顾能人利益,有的没有盈余分配,而是通过低价销售农资和高价收购成员产品直接让利于成员。实际上股份化改造、企业化经营、综合性发展已成 为当今世界合作社发展的主要趋势。因此,对合作社的发展不宜一刀切,只要符合合作社发展的基本原则和服务成员的根本宗旨,尊重农民的意愿,有助于带动农民 增收、促进农业发展,都要鼓励支持。要把规范的重点放在完善合作社的治理结构上,从加强民主管理和财务管理入手,采取示范引导等方式,逐步予以规范;合作 社的分配方式应由合作社成员决定,尊重合作社的选择。

  ( 三) 能人领办合作社是我国现阶段的必然选择对于能人领办合作社,社会有不同看法,但从实践看,能人领办合作社符合我国实际。一方面, 是由市场经济发展倒逼形成。能人具有技术、资本、管理优势, 是市场竞争与选择的结果。一些会经营掌握销售渠道或者拥有一技之长的种养大户、农技人员、企业“ 反弹琵琶” ,把农户组织起来,形成利益共同体,有利于“抱团”闯市场。另一方面,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农村大量青壮年劳动力进城务工,“三留守”人员成了农村主要劳动力,大量分散、小规模、经营素质较低的农户与少数种养大户、营销专业户并存的格局将在今后一个较长的时期内存在,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要将分散农户组织起来,自然离不开能人带动。能人领办创办合作社也符合现行法律规定。目前关键是要在能人和成员之间建立一个合理的利益共享与风险分担机制,允许收益分配给予能人适当倾斜,又要兼顾其他成员利益,以增强合作社的凝聚力和发展后劲。能人创办合作社,要发挥引领、带动作用, 进行传、帮、带,让其他成员逐步掌握相应的技术、管理知识和市场渠道。

  ( 四) 政府要适应合作社发展要求及时做加法应当说,各地对合作社的发展非常重视,也采取了不少扶持措施。但目前还存在不少问题:一是行政色彩较浓,依靠行政强推,忽视群众意愿和办社条件,出现不少空壳社、挂牌社,一些

  合作社成立后发展困难重重;二是一些基层政府、部门把对合作社的支持主要放在向上争项目资金上,忽视对合作社的指导服务和发展环境的培育,合作社运行中遇到的困难、不合理收费、不公平竞争等问题,没有去研究化解,甚至视而不见;三是为合作社提供的技术、信息服务缺乏针对性、有效性,一些合作社的技术、信息服务比一些部门提供的服务更具优势和特色;四是不少基层政府、部门,还有农民群众普遍对合作社理念缺乏认识,对合作社制度缺乏认知,不少农民入社较为盲目,合作社忽视民主管理,过分追求经济利益,一些地方政府部门甚至把合作社当企业来办。因此,政府要在继续加强对合作社项目资金支持的同时,因社施策,强化对合作社的教育、培训和服务。一是强化对合作社理念、规则的宣传教育,增强社会的认知,强化农民的合作与参与意识。国外也很注意这一点。二是对合作社运行中遇到的问题, 要重视解决, “ 扶上马,还要送一程”,加强对合作社的业务辅导和咨询服务,为合作社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三是继续推进合作社示范社建设,加大培训力度,加强合作社人才队伍建设。

  四、几点建议

  一是建立基层合作社辅导服务机构, 引导农民更好地走向合作。建议在县(市)乡(镇)设立合作社辅导服务中心,或者依托经管部门加挂服务机构的牌子,加强基层合作社服务队伍建设,借鉴国外做法,为合作社筹建、运转提供咨询服务,解答成员的询问,在登记注册、人才培养、财务管理、信贷保险、市场营销、技术推广、质量检测、品牌建设等方面,为合作社提供业务指导和政策咨询。同时开展合作社知识的宣传普及,让合作理念深入人心,让基层相关部门熟悉合作社运转规则;加大业务技能培训力度,使合作社适应发展要求,提升合作社竞争力。

  二是设立合作社大学生服务岗位,发展合作社职业经理人,提升合作社经营管理水平。建议参照大学生村官的做法,在合作社设立大学生服务岗位或职业经理人岗位,对岗位工资或津贴予以财政补助,既可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又可以缓解合作社经营管理人才缺乏的问题。将合作社带头人、经营管理人员等纳入职业经理人培养计划,支持合作社聘请职业经理,推进合作社经营管理专业化、职业化发展。

  三是支持合作社开展融资担保业务, 化解合作社和成员融资难题。鼓励发展具有担保功能的农民合作社,运用联保、担保基金和风险保证金等联合增信方式,为成员贷款提供担保,财政予以补助或贷款贴息。支持农民合作社开展资金互助,引导规范发展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社。

  四是加大扶持力度,增强合作社发展后劲。各级财政要建立合作社发展专项资金,支持合作社开展基础设施建设、信息、技术培训、标准化生产、市场营销等服务,支持粮食合作社开展粮食烘干、加工、仓储设施建设,支持蔬菜、水果合作社发展冷链配送。落实现有合作社税收优惠政策,扩大农产品初加工所得税优惠目录范围,完善鲜活农产品流通环节增值税优惠政策。

  (王乐君系农业部办公厅副主任,王运建系农业部办公厅副处长,李世武系农业部管理干部学院博士)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