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10-08 | 栏目:他山之石 | 点击:次
作者:樵碧亮
近年来,甘肃省定西市陇西县农民合作社获得了较快的发展。截至2022年底,全县有合作社1706家,平均每个村有8家合作社。那么,全县农民合作社运营情况如何?近期笔者进行了深入调查。
一、陇西县农民合作社发展概况
陇西县第一批农民合作社成立于2002年,由36个农民专业协会转变而来。2006年,陇西县正昌农副产品购销合作社成为全县第一家在工商部门注册登记的农民合作社。2007年,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正式施行。以此为契机,陇西县一边巩固提升农民专业协会,一边培育发展农民合作社,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合作社规范发展的文件。按照“社内合作、优势互补、富民强社、抱团共赢”的思路,2013年5月,全县成立了第一家联合社——陇西晟农农副产品购销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其最大亮点是破解了农民合作社融资难题。
随着持续发展壮大,陇西县农民合作社覆盖了主要农业产业。全县1706家合作社中,有种植类1037家、养殖类509家、农机类37家、植保类16家和其他类107家;有示范社129家,其中国家级8家、省级19家、市级55家、县级47家;拥有商标的22家,通过产地认定的17家、绿色食品认证的6家。
二、陇西县农民合作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019年,陇西县农民合作社业务指导部门立足实际,深入基层,利用近一年的时间对全县合作社运营情况进行排查摸底。经查,当时全县有农民合作社1728家,正常运营的农民合作社有905家,占合作社总数的52.37%,其中种植类524家、养殖类302家、农机类26家、植保类5家、其他类48家;运营不规范的823家,占总数的47.63%,其中种植类528家、养殖类210家、农机类13家、植保类11家、其他类61家,这些合作社基本属于“空壳社”“家庭社”“挂牌社”。之所以出现大量运行不规范的合作社,主要有以下六方面原因。
1.宣传力度不够。一部分农户虽然加入了合作社,由于宣传力度不够等,对怎么参与合作、怎么参与经营却不了解,导致参与度较低。成员参与度低,合作社运营难度自然加大,持续时间也不会长久。
2.注册动机不纯。相当一部分合作社注册登记的目的是希望获得国家补助项目。在笔者调研的52家合作社中,存在这种情况的有18家。
3.经济下行压力大,致使合作社陷入“瘫痪”境地。近年来,由于经济下行压力较大,银行融资政策收紧,一些规模较大的合作社发展风险增大,加之运行管理不规范及经营不善,出现不同程度的亏损,严重地陷入“瘫痪”境地。
4.村“两委”班子牵头注册的合作社只挂牌未运营。脱贫攻坚期间,为引领合作社发展产业,带领群众脱贫致富,陇西县由村“两委”班子牵头注册富民产业合作社200多家。但是,不少村没有支撑合作社发展的产业,加之村干部引领产业发展能力有限,导致富民产业合作社只挂牌未运营。
5.同一户名注册2家以上合作社。据调查,以同一户名注册2家以上合作社的有99户,其中注册4家合作社的有2户、注册3家合作社的有7户、注册2家合作社的有90户。这99户注册的209家合作社,真正运营的不到一半。
6.内部管理混乱。部分合作社管理为“理事长一人说了算”,内部机构和相应职位形同虚设。
三、陇西县推动农民合作社规范发展的措施
1.分类制定方案,引导规范发展。一是对正常经营的合作社,要求按照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及规范化运行内容与要求自查对照,重点落实“四有”(有固定的办公服务场所、有实实在在的生产经营服务和内容、有独立的生产经营或产业基地、有健全的各项规章制度)要求,健全完善财务会计制度和财务账簿。二是对非正常经营的合作社,针对存在的问题,结合合作社情况,在征求乡村组织及合作社法定代表人意见的基础上提出整改意见:合作社法定代表人有整改意愿的,以乡镇政府名义下发整改(警告)通知,乡级辅导员给予帮助和指导,限期整改落实,乡镇政府和村委会进行监督。合作社法定代表人没有整改意愿,也不愿意合并重组的,要讲清法律政策要求,动员其到税务、市场监管部门申请注销。其中,不配合整改、不主动申请注销、符合法律吊销条件的,报县市场监管部门依法吊销营业执照;无法联系上的,乡镇收集、出具相关证明材料,提请县市场监管部门依法吊销。目前,全县已对459家合作社下发整改通知,整改及规范运营193家;已引导171家合作社在市场监管部门进行注销。
2.推进示范创建,发挥引领作用。县级印发《合作社示范社评定及监测管理办法》,积极组织推荐申报各级示范合作社,营造比学赶超的发展氛围。
3.加强项目管理,提升带动机制。为确保相关项目顺利实施,县级印发了农民合作社扶持项目实施注意事项,精心指导合作社示范项目和全覆盖行动项目的实施。
4.健全服务体系,加大培训力度。全县已配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辅导员68名,分乡镇、分区域、分产业对合作社进行指导服务。在全县原108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和26个深度贫困村,依托“六个十”产业发展基地,确定187名农经、农技、农机、畜牧技术人员为合作社生产、基地建设提供服务。同时,县经管站组成辅导队,巡回各乡镇对乡镇级辅导员及合作社负责人进行培训,为乡镇级辅导员提高服务水平和合作社整改及规范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四、促进陇西县农民合作社规范发展的对策建议
1.严格合作社注册登记。在注册之前对合作社开展实地调查,确定达到“四有”要求后再给予注册登记。
2.严格清理“空壳社”。根据整改要求,对能运行的合作社给予大力扶持,指导规范运行;对确实无法运转的合作社,坚决采取注销或吊销的方式“销号”处理。最终,保留一批高质量发展合作社,引领当地产业发展,带动农户增收致富。
3.促进更高层次联合。鼓励分产业、跨区域创建合作社联合社,实现更大规模和更高层次的合作,进一步提高市场竞争力。目前,全县已组建15家合作社联合社。
4.加强合作社动态监管。建立完善合作社发展部门联席会议制度、联合勘验回访机制、合作社退出机制。加强对合作社的动态监管,及时分享合作社发展信息,对不经营、不服务、不按章程运作的合作社提出整改意见,督促其规范发展。
(作者单位:甘肃省陇西县农村合作经济经营服务站)
来源:《中国农民合作社》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