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2-19 | 栏目:政策法规 | 点击:次
在推进农业绿色发展中深化农村经营体制改革
余欣荣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2023年12月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传达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指示。总书记强调,“要强化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加大核心技术攻关力度,改革完善‘三农’工作体制机制,为农业现代化增动力、添活力”。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坚持产业兴农、质量兴农、绿色兴农”,“把农业建成现代化大产业”。深入研究、正确处理好农业绿色发展与农村经营体制改革的关系是深化农村改革的重要内容,对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一、农业绿色发展对深化农村经营体制改革的重要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生产关系必须与生产力发展要求相适应。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农业绿色发展是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为前提,以统筹经济、社会、生态效益为基本原则,以绿色科技创新与体制机制创新为驱动,实现增产增收、资源高效、环境友好、富裕健康多目标协同发展的农业变革过程。农业绿色科技是农业绿色发展的核心动力。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推动农业绿色科技创新,需要依托生物、数字、先进装备制造等技术手段融合协同,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以最小的资源投入、最小的生态环境代价,实现农业最好的产出、最好的效率、最好的收益。农业绿色发展对深化农村经营体制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农业绿色发展对农村经营体制创新的理论意义。农业绿色发展的性质对农村经营体制改革产生深刻影响。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是农业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这要求我们不仅要重视农业绿色发展对农业生产力的变革作用,还要重视农业绿色发展在变革农业生产关系,特别是农村经营体制创新中的重要作用。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经营体制改革主要经历了农户互助合作经营、农村集体统一经营和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这三个阶段,它们与当时农业生产力状况协调与否,对能否实现党和国家农业发展目标关系重大。新征程上,我们要实现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目标,必须重视研究以农业绿色科技进步为核心的农业绿色发展与农村经营体制演进之间的关系,正确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和农业经营方式创新,从而形成相互适应、协同发展的格局,为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奠定良好体制基础。
农业绿色发展对农村经营体制创新的实践意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农业强国,利器在科技,关键靠改革。”党的十八大以来,农业绿色科技的研发应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集中体现在农业绿色转型迈出新步子,在农业连年增产增收的同时,农用化肥农药施用量呈现持续下降趋势。农业绿色技术的开发应用,不断促进农业发展节本提质增效,催生农业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促进农村劳动力从一产向二三产业加速转移,为农村改革与发展增添了新活力。实践表明,农业绿色发展和农业科技进步,有利于解决“小农户”与“大市场”的矛盾,有利于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保持稳定。面对农村经营体制改革呈现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新形势,我们要统筹好农业绿色发展与农村改革的关系,保障中国式现代化的顺利进行。
农业绿色发展对农村经营体制创新的政策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农户分散经营仍然是我国农业经营的基本面,农业科技推广任务很重,必须政府和市场协同发力。”推进农业绿色发展,需要兼顾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加快转变一个时期以来大水大肥的粗放生产方式,迫切需要发挥政府在政策激励等方面的作用,有效引导农户提升农业绿色发展的素质和能力。近几年各地都出台了一些绿色支持政策,如轮作休耕、秸秆还田、畜禽粪污治理、扩大大豆种植等,干部群众很拥护,但也有个别地方没有达到预期效果。究其原因是新阶段我国农村经营体制、农业经营主体发生了一些新变化,要求绿色支持政策的实施对象、标准、方法和手段等更加精准,而一些地方在落实政策时没能及时适应这一新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完善支持绿色发展的财税、金融、投资、价格政策提出明确要求。我们要在推进农业绿色发展过程中,更加注重对农业经营方式及经营主体等变化规律的系统研究,努力提高各项绿色支持政策的精准性,更好调动农民和其他各类经营主体投身绿色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农业绿色科技给农村经营体制带来新变化
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每一次农业技术革命都带来农业生产力大发展。当前,以绿色健康消费为引领,以生物技术、智能装备制造技术为支撑,以数字技术相贯通的农业绿色科技的迅猛发展与广泛应用,正在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更加深刻、持久地改变中国乃至世界农业的发展,包括农业生产方式和农业经营方式的协同进步。
农业绿色科技促进农村经营体制更加充满活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建立并不断巩固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持续进步。但随着人口增加、需求增长、资源环境硬约束等因素的出现,如何促使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以及提高资源环境利用效率等问题日益突出,农户家庭经营的市场条件不对称、信息不对称、风险不对称、资源不对称等短板一直难以克服。当前和今后很长一个时期,小农户家庭经营仍将是我国农业的主要经营方式。近年来,随着农业绿色转型步伐的加快,农业绿色技术加速在农业各环节各领域渗透应用,全方位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为农户家庭生产经营活动提供了便捷、高效的周到服务,带动提升了小农户发展能力,有效解决了“小农户”与“大市场”的矛盾,为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巩固和完善提供了长期强劲的支撑力。据统计,2023年农业社会化服务总面积超过19.7亿亩次,服务小农户9100多万户。近些年出现的订单农业服务平台,以“先找市场、再抓生产、产销挂钩、以销定产”为目标,为涉农群体提供种苗、农业设施、农资、农技指导等,通过线上线下对接,为解决长期以来困扰小农户“种什么、怎么种、卖给谁”的难题提供了有效方案。
以互联网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发展催生了农村电商、乡村旅游等一批新业态,为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开辟了新赛道。图为2024年1月19日,重庆市垫江县五洞镇龙滩村柑橘基地,直播团队在进行直播带货。 人民图片 龚长浩/摄
农业绿色科技促进农业新产业新业态又好又快发展。以互联网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发展催生了农村电商、乡村旅游等一批新业态,各地因地制宜发挥生产要素聚合优势,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园,走科技集成、产业融合、创业平台、核心辐射综合服务的路子,促进农业生产、加工、物流等相互融合,形成现代农业产业集群。一些地方通过绿色技术对农村一二三产业间的渗透,将资金、技术、劳动力等资源要素进行跨产业集约化配置,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带动了农业生产方式和组织方式的变革,从而提升农业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让更多农户共享增值收益。2023年,全国农产品网络零售额为5900亿元、农村网络零售额达2.49万亿元。我国不少地方以绿色数字技术为载体,发挥“数字桥梁”作用,促进城乡要素双向流动,推动加快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农业绿色科技推动形成“政府—市场—农民”协同发展新机制。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协同政府、市场、农民行为,统筹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处理好短期与长期、局部与全局、安全与发展的关系,始终是事关农业乃至整个经济健康发展的重大问题。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完成,农业绿色发展为农业实现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提供了保证。农业走绿色发展之路与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高度一致的,政府、市场、农民在绿色健康理念引领下,有利于形成科学高效的运行机制,协力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实现农业增产增收、资源高效利用、生态环境改善、农民富裕健康的目标。尽管全国农药施用量连年呈下降趋势,但我国粮食总产量连续9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农业绿色发展水平稳步提升。此外,以数字技术为重要支撑的农业绿色科技的广泛开发应用,有利于政府用好绿色财税、金融、价格、投资政策等手段,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加及时有效地引导各种要素资源流向农业绿色发展领域,推进生态低碳农业发展。
三、深化农村经营体制改革,更好推进农业绿色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农业绿色发展取得了积极进展。但从整体看,我国农业绿色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主要表现在贯彻绿色发展理念还不深入,农业主要依靠资源消耗的经营方式仍未根本改变。从工作方面分析,存在“四多四少”问题: 关注农业生产方式范畴的事情多,关注农业经营方式范畴的事情少;用行政手段推动农业绿色发展的措施多,用经济手段调动农民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参与农业绿色发展的措施少;开发推广农艺性的绿色技术模式多,开发应用智能装备性的绿色技术模式少;支持农业绿色发展政策泛化性的多,精准性的少。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必须着力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进一步推进农村经营体制创新,形成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社会参与的农业绿色发展新格局。
农业绿色科技是农业绿色发展的核心动力。2023年4月20日,以“绿色·科技·未来”为主题的第二十四届中国(寿光)国际蔬菜科技博览会开幕。图为开幕当日参观者在博览会上交流。 新华社记者 李紫恒/摄
坚持家庭经营基础性地位,构建农业绿色发展制度环境。自古以来我国农民就有精耕细作、趋利避害、顺应自然的传统美德,今天农业绿色科技赓续农耕文明精髓,赋予农户家庭经营新的强劲动力。必须毫不动摇长期坚持、巩固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赋予农户充分的经营自主权,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与联合,发展适合农业绿色生产的适度规模经营,完善支持适度规模经营的财税、金融、投资、价格政策。强化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耕地保护补偿、生态补偿、金融激励等政策支持,构建标准明确、激励有效、约束有力的农业绿色发展制度环境。
推动农业绿色科技创新与现有农村经营体制创新深度融合,支持发展绿色化、数字化、集成化的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不断强化主体带动,支持绿色生产技术、装备在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中广泛应用。建立健全促进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产业强镇、产业集群绿色发展机制。支持联农带农平台经济做强做大,建设一二三产业联动发展的现代复合型循环经济产业体系。支持绿色技术集成创新,推动农业生产数字化、智能化与绿色化改造,组装集成一批适宜不同品种、不同区域的绿色技术,建立农业绿色发展技术体系。加快绿色农机装备研发制造推广。集聚科研院校、涉农企业、社会团体等各类创新主体力量,开展产学研企联合攻关,加快突破农业绿色发展技术瓶颈。科学规划建设一批国家农业绿色发展长期固定观测试验站,夯实服务国家和地方农业绿色低碳转型的要素支撑基础。
以建设农业绿色发展及绿色技术标准化体系为支撑,构建精准高效的支持农业绿色发展政策体系。坚持分类指导、因地制宜,推动制定农业绿色化、数字化分级分类标准及园区标准、企业标准等,培育一批各类农业组织的标准“领跑者”。实施农业标准化提升计划,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按标准生产,发挥示范推广作用,带动农业规模化标准化生产。依托标准化体系和监测体系,建立、完善并精准执行农业资源环境保护政策、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多渠道投入机制。加大公共财政对农业绿色发展支持力度,完善以绿色生态为导向的农业补贴制度,创新绿色金融政策,丰富完善信贷、保险、基金等绿色金融产品体系,引导社会投入。
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农民主体,支持形成“政府—市场—农民”协力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高效机制。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建立各级党委政府促进农业绿色发展的目标责任、考核制度、奖惩机制,强化制度约束,完善市场机制,引导社会参与。完善法律法规约束机制。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支持发展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培育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普通农户发展绿色种养,提供专业化全程化绿色技术服务。加强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建设,努力形成全社会群策群力、协同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新格局。
来 源:《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