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10-08 | 栏目:他山之石 | 点击:次
近年来,我市合作社发展,按照“层级创建、梯次发展、全面提升”的发展思路,在数量发展的同时,从生产标准化、管理规范化、经营品牌化入手,指导、协助合作社办好"三品一标"认证和农产品品牌服务,提升农民合作社质量。截至2023年10月底,全市培育农民合作社3675家,带动农户20余万户,培育国家级示范社31家,省级示范社67家,市级示范社228家。我市在大力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同时,全方位推进了家庭农场的快速发展,家庭农场作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中坚力量在现代农业发展中,为农民增收发挥着积极作用。全市登记注册家庭农场4505家,认定177家家庭农场为省级示范家庭农场,认定市级示范家庭农场409家。为深入了解我市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发展现状,近日,我们对全市合作社及家庭农场的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合作社及家庭农场发展现状及特点
(一)发展现状
截至2023年10月底,全市有家庭农场4505个,经营规模25.1万亩,其中,种植类1716个、畜牧类1882个、渔业类60个、林业类20个、其他类827个,年经营总收入近9.03亿元;农民合作社3675个,种植类1974个,养殖类999个,其他类702个,年经营收入9.29亿元。
(二)合作社及家庭农场特点
1.经营模式活。以家庭经营为主的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引领现代农业转型升级,家庭经营、集体经营、合作经营等多种经营方式各具特色、各有优势、相互协作、和谐共赢。同时我市长期实践探索创新的经营模式持续激活各类经营主体引领发展,采取订单农业、保护价收购、利润返还等多种经营形式,与农户建立了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如汉阴县“园区+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汉滨区“阳晨产业联盟模式”和“企业抓两头,合作社为纽带,农户为主体”的忠诚模式、石泉的“明星模式”等。家庭农场作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契合实际,发展迅速,按照我省家庭农场认定办法界定,全市经营收入达50万元以内家庭农场4167个,经营收入超过50万元家庭农场338个。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生产经营内容涵盖了蔬菜生产、畜牧养殖、渔业、林果、魔芋、茶叶、蚕桑、农机、食用菌、中药材等多个种类。
2.生产效益高。随着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农业生产更注重降低成本和提高单产,更注重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增加产出。近年来,通过良种良法的配套、统防统治的实施、测土配肥的推广、机械化的作业和节本增效技术的应用,农户种植粮油果蔬每亩净收益提高300余元。在资金投入上,合作社和家庭农场更注重通过新品种、新技术的应用和推广提高效益。据统计,3675家合作社,销售收入近9.29亿元,盈余达3.05亿元。
3.带动作用强。3675家农民合作社成员总数5.5万余人,带动农户20余万户,4505个家庭农场从业人数1.5万人。镇坪洋芋、镇坪鸡爪黄连、旬阳狮头柑、紫阳金钱桔、石泉桑蚕丝、石泉鬼谷子腊肉、蜡烛山富硒大米、管田贡米、宁陕板栗、白河白山羊等合作社产品也得到了市民的好评,成为安康农业的名片,并都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合作社成员较非成员收入高出30%以上,每年带动农民增收上亿元,合作社的带头人也成为农民致富的领路人和主心骨。同时,家庭农场可以把规模经营与集约经营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农地资源的有效配置,提高土地生产率和增加农民收入,也逐渐成为安康农业生产的主要经营主体。
4.品牌效应大。专业合作社实施品牌化发展战略,农产品品牌意识强。平利女娲茶、宁陕香菇、白河木瓜等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紫阳毛尖获得“后稷奖”,安康市汉滨区忠诚蔬菜农民专业合作社注册的“月河口”蔬菜产品商标,获得无公害蔬菜产品认证后,借助品牌和质量优势在安康城区设立了多个“月河口”忠诚蔬菜直销店。培育全国特质农产品12个;绿色食品认证累计达102个,“紫阳富硒茶”、“镇坪黄连”列入农业农村部全国地标保护工程项目。
二、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我市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发展良好,但也面临着诸多困难和问题:
(一)土地流转难。部分农户对土地流转存在思想障碍,农民惜租,土地流出户少,流转难;农村人口频繁流动导致空巢农户增多,流转找人难;农户情况千差万别、众口难调,土地零散分散,互相调整难,成片流转难;部分农民意识淡漠,规范流转难;田块面积账实不符、四周界限不清,流转面积确认难;近年来农村土地管理力度加大,农村建设用地控制严格,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的办公设施用地、产品加工和仓储用地、农机具的存放用地等,都要经国土部门审批不易获得;流转价格上涨快,对农业经营主体带来成本压力,影响积极性。
(二)融资难资金周转难。农业生产经营投资大、周期长、见效慢,前期资金的持续注入是个硬条件,更是一个硬门槛。目前,合作社和家庭农场主要是在外经商返乡的成功人士和有一定经济头脑的本地农民,面对巨大的资金投入,都感到束手无策,信贷融资困难。银行虽加大了对“三农”的信贷支持,主要是小额贷款,能够提供的贷款有限。部分经营主体因资金链断裂,难以为继,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
(三)基础建设薄弱。我市多山地丘陵,农田基础设施较差、抗御自然灾害能力较低,加大了生产成本;路网不配套,机耕路少,路面状况差,不利于机械作业;排灌设施少或老化,管网覆盖率低;地块不集中、土地流转期限较短,加大了种植管理和长期投资利用土地的难度。
(四)服务体系缺位。农业生产周期长,面临的各种自然风险也大,更需要精心的服务。各级部门虽为扶持农业产业出台了不少政策和服务措施,但是还存在缺位现象。保险覆盖面、保险种类、防灾避灾机制和赔付水平上的局限,难以形成对现代农业的强力支撑;乡镇农技服务机构人员断层、经费不足、设施落后、体系断网,农业技术公益性服务难以全面落实到位;产前规划指导服务缺位,大部分合作社和家庭农场普遍存在急功近利、贪大求洋的思想,导致他们对农业生产的复杂性和风险性估计不足,造成投资或经营失败;产后销售服务缺位,由于生产者专注于农业生产而忽略市场销售,农场与市场没有形成紧密对接,严重影响收入的增加。
(五)经营者素质不高。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的主体农业生产实践经验丰富,但是教育程度普遍不高、思想理念局限、长远大局意识淡薄、现代管理能力缺乏、服务社会意识不足、抗风险能力差,与承担发展现代农业重任的水平存在较大差距。
三、加快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加快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建设,是农村改革和发展现代农业的关键所在。当前要着力从以下方面加强工作:
(一)加强宣传培训,营造发展正能量。对发展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的宣传培训不能只是流于形式、蜻蜓点水,应该深入基层、深入机关,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面向农村农民以及相关工作人员宣传培训中省市发展培育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的指导精神、目的意义、政策规定、扶持原则、成功典型和经验做法等,加强农村农民和相关工作人员对政策的正确理解,形成发展各类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的正能量和好氛围,引导更多农户有效长远发展,培育更多的典型示范辐射带动发展。
(二)明确政策加大扶持,动态管理保证优质发展。加快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既要注重发展数量,更要注重规范化建设,着力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成为“产权清晰、机制灵活、运行规范、管理民主”的市场主体。要深入调研制定统一、科学、明确的认定管理办法,落实简政放权,明晰认定程序,确保主体资格的认定规范、高效、方便、严谨;要在资金扶持、项目支持、服务体系建设、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绿色通道等方面形成一整套全面、系统、联动的政策扶持机制,把各项优惠政策不折不扣落到实处,确保好事办好;要加强对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的跟踪指导和动态管理,做到引领、服务、监督同步,保证合作社和家庭农场持续活力、健康、优质发展。
(三)创新方式加快土地流转。要按照“稳定所有权、放活经营权”的总体思路,创新方式加快土地流转。一方面要建立土地流转专项资金,引导和鼓励农户采取转包、租赁、互换、转让、入股等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促进土地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集中。另一方面要发展土地流转中介服务组织,开展流转供求信息、合同指导、价格协调、纠纷调解等服务,促进土地有序健康流转。
(四)积极探索提高融资能力。一要探索信贷支持方式。各银行要制定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配套政策和具体举措,创新金融产品,降低贷款门槛,扩大信贷额度和发放专项信贷,全面推行土地经营权、林权抵押贷款试点,尽快形成适合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特点的多种形式的抵柙、质押办法。二要探索保险支持方式。县级保险机构应结合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的各自特点,开发具有针对性的保险产品,积极为农产品生产、加工、经营等环节提供各类保险服务,优先为合作社和家庭农场提供贷款担保,解决其贷款抵押、担保难的问题。三是探索财政支持方式。整合各类财政支农资金,优先扶持示范性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建设;将新增农业补贴重点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倾斜,实行以奖代补。
(五)保障人才和技术供给。保障农村人才和技术的供给既是当务之急,也是长远之计。一要积极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农业行政部门、农业科研单位、教育机构要发挥技术优势,积极为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开展技术服务,提高技术推广的有效性和覆盖率。二要加强农业人才的培养。完善农业职业培训体系制度,健全农业技能持证上岗制度。三要建立健全新型农业服务体系。建立健全以农技推广专家为龙头、农技指导员为骨干、农技员为基础的新型农技推广体系;鼓励基层农技人员入驻合作社和家庭农场进行帮扶,明确其工资待遇、职称评聘、考核任用政策。四要营造农业创业和就业的良好环境,引导和鼓励农民企业家、返乡农民工、创业大学生等群体成为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的带头人和参与者。
(六)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良好的生产条件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基础,也是降低风险、增产增收的重要保障。将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纳入农业项目重点扶持对象的同时,捆绑其他项目资金,加大农业生产中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投入,切实增强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